欢迎您来到广州欧冶广告有限公司! 立即预约,上门量尺 中文 | EN
首页 项目案例业务范围关于我们服务咨询新闻资讯联系我们
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 >行业资讯 >

广州广告招牌治理升级:城市视觉名片如何平衡规范与特色?

发布时间:2025-09-15


近年来,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,广州市户外广告招牌的设置与治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。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,广告招牌不仅承担商业宣传功能,更是城市文化气质与审美水平的直观体现。如何在规范管理与保留特色之间找到平衡点,成为广州城市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。


一、历史脉络从杂乱无序到规范整治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,商业活力一直是其鲜明标签。早年由于缺乏统一规划,部分区域广告招牌存在设置过密、尺寸超标、安全隐患等问题。近年来,相关部门逐步推进户外广告招牌的规范化治理,通过出台专项规划、技术标准与安全检测要求,对违规设置、材质劣质、结构老化的招牌进行集中清理与整改。一系列举措显著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安全性与整洁度,但也引发部分市民对“千店一面”的担忧。


二、特色保留地域文化与创新设计并存 值得注意的是,广州在招牌治理中并未采取“一刀切”模式。例如,在荔湾、越秀等老城区,传统手写招牌、霓虹灯标识等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设计被保留并纳入保护清单。同时,新兴商圈如天河路、珠江新城等地,则鼓励采用现代化材质与灯光技术,结合建筑立面风格打造兼具科技感与艺术性的视觉系统。部分街区还试点“分区域、分类型”的弹性管理策略,允许在符合安全标准的前提下突出商户个性。


三、技术赋能智慧监管与可持续更新 为解决招牌安全管理难题,广州逐步推广数字化管理平台。通过建立电子档案库,对全市重点区域招牌实行“一牌一码”管理,实时监测结构安全、照明效果及维护情况。此外,相关部门联合行业协会推出设计指南,鼓励使用节能材料、可降解灯具等环保技术,推动广告招牌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。


四、公众参与多方协同优化治理模式 2025年以来,广州多次通过线上平台征集市民对招牌设置的意見,并组织设计师、商户代表与街道管理部门开展协商会议。这种“共治共管”模式既提升了决策透明度,也为小微商户提供了低成本改造方案。例如,某历史文化街区通过众筹方式统一更新招牌框架,既保留了街区风貌,又降低了商户经济负担。


五、未来挑战动态管理与长效维护 尽管成效显著,但广告招牌治理仍面临挑战。例如,新兴电子屏招牌的光污染问题、老旧城区招牌更新资金不足、部分商户频繁更换导致管理难度加大等。专家建议,需进一步明确权责分工,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,同时通过保险、补贴等政策工具引导商户主动落实维护责任。


结语 广州的广告招牌治理折射出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复杂性与创新性。从安全整顿到特色保护,从技术赋能到公众参与,这座城市的实践表明,规范与特色并非对立关系。通过科学规划、文化赋能与动态调整,广告招牌有望真正成为传递商业活力、彰显城市魅力的“视觉名片”。


上一篇: 城市天际线治理再升级:楼顶招牌安全与城市风貌的平衡之道

下一篇: 广州广告招牌演变折射城市风貌治理新思路

在线客服   x

咨询电话

 189 8890 3570

 189 8893 0469


扫码咨询


在线咨询


留言板

关闭
留言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