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来到广州欧冶广告有限公司! 立即预约,上门量尺 中文 | EN
首页 项目案例业务范围关于我们服务咨询新闻资讯联系我们
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 >行业资讯 >

多地开展楼顶招牌专项整治行动 城市天际线管理步入法治化轨道

发布时间:2025-05-05


近日,全国超过20个重点城市陆续启动楼顶广告招牌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。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仅2025年上半年,全国已累计拆除违规楼顶招牌设施3.2万处,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发光字、金属框架等高空构筑物5.7万件,标志着我国城市高空视觉空间治理进入精细化、规范化新阶段。


政策背景方面,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在《城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安全技术标准》中明确规定,超过建筑檐口或女儿墙的户外广告设施,其设置者应当每季度进行安全检测。各地相继出台地方性管理条例,北京、上海等城市将楼顶招牌高度限制在1.5米以内,广州、深圳等地则全面禁止在重点景观区域设置屋顶广告。


安全隐患问题尤为突出。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,2025年全国接报因广告牌构件脱落引发的安全事故达87起,其中楼顶招牌相关事故占比达64%。结构专家指出,多数楼顶招牌存在三大隐患钢结构腐蚀导致承载力下降、电路系统老化易引发火灾、基础锚固件松动产生倾倒风险。今年4月,某省会城市就曾发生重达3吨的楼顶广告架整体坍塌事故,造成主干道交通中断12小时。


城市治理面临多重挑战。调查显示,现存楼顶招牌存在三大治理难点历史遗留的"无主招牌"占比达38%,权属认定困难;部分商户采用"打擦边球"方式将招牌伪装成建筑装饰;跨部门协作机制尚待完善,涉及城管、住建、应急管理等多个职能部门。以某新一线城市为例,其中心城区现存楼顶招牌中,26%超出审批许可范围,17%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。


技术创新为管理赋能。多地试点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楼顶招牌数字档案,通过对比审批数据自动识别违规设施。上海浦东新区运用5G智能监测系统,对重点区域招牌实施形变、位移实时监测,系统上线半年已预警安全隐患23起。北京城市副中心则引入风洞实验室数据,建立不同风力等级下的招牌安全评估模型。


商家转型呈现新趋势。随着整治行动推进,户外广告行业加速洗牌,轻量化、智能化的新型广告载体市场占比提升至45%。采用LED软屏技术的墙面投影广告同比增长210%,符合规范的镂空式立体字招牌成为主流选择。某广告行业协会负责人透露,行业正在研发可拆卸式模块化招牌系统,以适应城市管理新要求。


市民反馈呈现分化态势。第三方机构问卷调查显示,68%受访者支持规范楼顶招牌管理,认为能提升城市形象;22%沿街商户担忧整改影响经营;10%市民反映部分区域存在"一刀切"现象。城市规划专家建议,应建立分级管理制度,对历史风貌区、商业核心区、居住区等实施差异化管控。


未来治理方向逐步清晰。自然资源部正在编制《城市天际线规划技术导则》,拟将楼顶招牌纳入城市设计管控体系。业内预计,到2025年将建成全国统一的户外广告设施管理信息平台,实现审批、监管、执法全流程数字化。多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城市容貌管理条例》修订草案已公开征求意见,新增"建筑物顶部不得设置商业性广告设施"等条款。


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折射出我国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变,从注重商业价值转向统筹安全、美观、文化等多重维度。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技术手段的升级,城市高空视觉空间管理正朝着更科学、更人性化的方向迈进。


上一篇: 发光字招牌行业迎来技术革新与市场扩容 智能化与环保成发展新趋势

下一篇: 广告安装行业迎来技术革新与市场重构 专业化服务成竞争核心

在线客服   x

咨询电话

 189 8890 3570

 189 8893 0469


扫码咨询


在线咨询


留言板

关闭
留言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