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来到广州欧冶广告有限公司! 立即预约,上门量尺 中文 | EN
首页 项目案例业务范围关于我们服务咨询新闻资讯联系我们
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 >行业资讯 >

广州户外广告招牌管理升级:城市美学与公共安全并重

发布时间:2025-09-17


近日,广州市针对户外广告招牌的规范管理与创新设计推出系列举措,旨在平衡商业宣传、城市风貌与公共安全的多重需求。这一行动不仅涉及技术标准的更新,更包含对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都市视觉秩序的深度思考。



一、历史脉络中的招牌文化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,户外广告招牌早已融入城市肌理。从骑楼街巷的手写匾额到霓虹闪烁的商业中心,招牌既是商业活力的缩影,也是城市记忆的载体。近年来,随着城市更新进程加速,如何保留地域特色同时避免视觉混乱,成为相关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。


据了解,当前广州市已明确区分传统风貌区与现代商业区的广告设置要求。在历史文化街区,鼓励使用传统材质与工艺,如木质雕刻、漆面手绘等,避免过度使用电子屏与高亮度光源;而在中央商务区,则注重招牌与建筑立面的协调性,强调尺寸、色彩与照明方式的规范化。



二、技术规范与安全管控双线并行 根据最新修订的《广州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办法》,广告招牌的结构安全、材料防火等级、抗风性能等均被纳入强制性标准。相关机构联合开展专项排查,对存在脱落、漏电风险的招牌进行加固或拆除,并要求新建招牌需提交第三方安全检测报告。


此外,针对电子显示屏光污染问题,新规明确要求商业密集区域的动态广告亮度需适配环境光照,夜间2200后自动调低亮度或关闭播放功能,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。业内人士指出,此举体现了城市管理从“重审批”向“重服务与监管”的转变。



三、设计引导与美学提升 除了安全与合规,广州正通过设计导则推动招牌美学升级。多所高校及设计机构参与编制的《广州市户外招牌设计指引》,提出“一街一景、一店一牌”的差异化方案,避免千篇一律的标准化设计。例如,在荔湾区老城街道,招牌字体与色彩需与骑楼建筑风格呼应;在天河区高端商业综合体,则鼓励采用简约、国际化视觉语言。


部分街区还试点“共融设计”项目,通过统一规划招牌位置、尺寸与照明方式,保留商户个性表达的同时,形成整体和谐的街区视觉形象。相关反馈显示,此类措施既提升了城市品质,也未削弱商业吸引力。



四、商户参与与公众反馈机制 新政策的落地离不开商户的理解与配合。广州市通过街道协商会、线上政策解读会等形式,向商户解释技术规范与设计建议,并提供部分财政补贴支持老旧招牌改造。有商户表示“虽然改造初期增加了成本,但整齐美观的街景能吸引更多顾客,长期来看是双赢。”


公众监督渠道也同步畅通。市民可通过城市管理平台举报违规或危险招牌,相关部门需在48小时内响应并处理。这一机制不仅提升了治理效率,也增强了市民对城市环境的参与感。



五、未来展望智慧化管理与低碳转型 随着技术的发展,广州正探索广告招牌的智慧化管理模式。试点区域已引入物联网传感器,实时监测招牌结构稳定性与能耗数据,并通过云平台实现远程调控。此外,鼓励使用太阳能照明、低碳材料等环保方案,呼应城市碳中和目标。



广州的广告招牌治理模式表明,城市精细化管理并非简单的“一刀切”,而是通过科学规划、文化赋能与多方协同,实现商业活力、公共安全与美学价值的共存。这一实践或为其他高密度城市提供参考范式。


上一篇: 幕墙发光字:城市夜景与商业标识的新纪元

在线客服   x

咨询电话

 189 8890 3570

 189 8893 0469


扫码咨询


在线咨询


留言板

关闭
留言
回顶部